開車的時候禮讓斑馬線,遛狗的時候拴好繩,公交車上不大聲喧嘩……這些是普通市民在建設文明城市中應該做到的。面對來辦事的普通群眾笑臉相迎,耐心解答;在崗位上盡職盡責,做好分內的事……這些是作為一名職工,在建設文明城市中要努力做到的。
在5月1日正式施行的《鞍山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》中,能夠發現,被寫進條例的細小行為,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。做到這些并不難。因為身在文明城市中,我們感受著身為文明城市市民的榮譽,就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。文明城市的榮耀讓我們引以為傲,讓我們無論是學習、經商、外出旅游都有值得驕傲的自我介紹內容。慢慢地,也在通過一個個落地的工業、農業、商業項目,及越來越多來鞍旅游的外地人對鞍山的好印象,讓我們感受到,作為一種無形資產,文明城市讓我們得到了更多無法替代的價值。
近日,北長甸地區老舊小區改造成果初現。住宅外墻被重新粉刷,健身廣場綠樹環繞,小區內的道路重新修繕,停車位規劃整齊,出入口人車分離;正在施工的山南66千伏電力線路工程項目,橫跨鐵東區全境,建成后將有效緩解鐵東區用電緊張的問題,從根本上改變站前商貿區的用電緊張難題;疫情防控形勢嚴峻,我市采取有力措施應對。充分發揮醫療機構、急救中心和發熱門診“哨點”作用,核酸檢測機構全天開放,積極滿足群眾的檢測需求;為確保市場安全,我市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全方位地毯式檢查排查,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,并出臺了嚴格的購藥登記制度,在藥房筑起守護屏障……這些顯示了一座文明城市的實力,更印證了城市的綜合實力。
孫寶江公益團隊、振峰公益團隊這幾天格外忙碌,除正常的志愿服務外,很多志愿者組成了消殺志愿團隊,走進了學校、火車站、企業,免費為地區和單位進行消殺。室外氣溫快30℃,再穿上一層密不透風的防護服,可想而知這些志愿者需要承受的是什么。他們職業不同,有教師、有自由職業者,也有學生、公務員,他們放棄個人時間,做著義務消毒工作,為的又是什么?不就是希望更多人安全,更多地方安全,這座城市更安全。每個人都在竭盡全力為文明城市的建設添磚加瓦。
涓涓小流,匯聚成海!建設文明城市離不開廣大市民群眾的積極參與,文明的大氣候、大環境就是在一個個微小的文明舉動中水到渠成。
聚沙成塔、集腋成裘!建設文明城市離不開企事業單位的積極參與,通過開展文明單位、文明村鎮、文明校園等創建活動,為文明城市建設提供基礎保障。
我們都是文明城市建設中的一分子,都是參與者和建設者,積小流以成江河,鞍山才會更美好! 全媒體首席記者 楊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