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范世杰 全媒體首席記者 徐天宇)連日來,海城市望臺鎮蔬菜瑞亞合作社的洋蔥生產基地里,每天都有二三百農民起早貪晚地采收洋蔥。“我們必須爭分奪秒,搶在連雨季到來之前把240萬公斤洋蔥采收完畢。”合作社負責人白志新表示。
今年春季,瑞亞合作社流轉了300多畝土地,種植的洋蔥品種全部為從荷蘭引進的紅博、托塔娜、布瑞奇等新品種。洋蔥的整個生長期內風調雨順,在合作社工人的精心管理之下喜獲豐收,平均畝產8000公斤以上,總產量達240萬公斤。
品質上乘、無農殘的望臺洋蔥贏得了全國各大中城市消費者的歡迎和認可,全國各地的洋蔥經濟人都會準時來地頭收購。今年紫洋蔥地頭收購價每公斤1.8元,黃洋蔥地頭收購價每公斤1.6元。白志新粗略估算,除去種子、肥料、人工、土地流轉和設備投資等費用,300畝洋蔥的純收入可達200萬元。
今年,洋蔥出口基本恢復常態。目前,基地篩選的部分優質洋蔥可通過牡丹江、滿洲里直接出口俄羅斯,而出口日韓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洋蔥,則需要運至山東一帶的洋蔥深加工企業,進行脫皮、打包、真空包裝后再出口。
在瑞亞合作社的扶持帶動下,望臺、耿莊一帶的周邊種植大戶也通過流轉土地種植洋蔥2600畝,總產量達2000萬公斤,可創效益達2000多萬元。